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3的文章

贏在起跑線上?

是日報章頭條不約而同地報導同一件事 - 「肢解父母案件」,只看標題已覺此行為令人髮指,細閱報導後,更覺心寒。 凡有關子女殺害/殺害父母案件,我終會想「到底有甚麼原因,令子女要走上這一條路?」大部分人推測的原因多為子女精神有問題,皆因我們都不能相信一名正常人會忍心殺害養育自己的父母。 打開報章常見倫常慘劇發生於窮苦家庭,唯是次案件略有不同。 (***以下均為綜合各報章報導所得的推測,或與其涉案人物真想法不符合***) 案主自小受父母溺愛,父母為案主安排「最好」的道路,自小要兒子學好英文及鋼琴,在港學業成績不佳,中四時即送他到澳洲升學,可惜兒子未即使到澳洲亦未能升學,要回流返港。假如你是一名恨鐵不成鋼的父母,但兒子竟然最終都「讀唔成書」,或多或少都總會對他有點微言,因為「話佢都係想為佢好姐」。家中長子略有成就,故然都想孻仔以哥哥為榜樣,好好學習。為了兩個兒子將來都能自立,總要想一想辦法幫幫孻仔。自己曾嘗試在投資物業中獲利,正增強(Positive Reinforcement)下會想再接再勵;既然長子有投資能力,當然希望他能多點照顧弟弟,一於全家一起入市吧。世事難料,他們又怎會預計到有金融風暴呢?爛船也有三分釘」,一場金融風暴後,父母亦可依靠退休積蓄及收租維生,自住物業仍不用賣出去。錢蝕了可以賺回來,現在父母心中唯一的心願就只想兩兒子能成才。 相反,從兒子的角度又是怎樣理解呢? 案主自小受父母「擺佈」人生,自六歲開始學琴,想放棄但遭父母拒絕,被迫學習自己沒有興趣的技能。到升中四時,由於成績差被父母送了到外國讀書,霋時間,跟一班死黨分開,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,文化、語言、地方……所有都跟香港不同,還得要應付讀書的壓力,案主似乎未能適應,3年後回流返港。之後找了一份工作又結識了女朋友,可惜只是維持了一段短的時間。案主失業、失戀又失學,眼見哥哥比自己有成就,更覺自己一無是處。回想當年父為自己安排一切,若自己能選擇或會有另一故事。案主埋怨當年苦把學琴的時間投放於運動上,對自己更有幫助;又覺得自己版父母「蹧躓」,每天都要閱讀南華早報,否則不能做自己喜愛做的事情,感覺尤像坐監一樣。案主終日無所事事,唯在格鬥電子遊戲中找到寄託,卻又遭父母漫罵。案主深知自己一直達不到父母的要求,父母因此「鄙視」他。案主對父母充斥著不滿的情緒,覺得活在父母的掌控之下,不能活得有尊嚴和

ParaNorman (2012)

這星期看畢兩套動畫電影,Brave (港譯:勇敢傳說之幻險森林)及ParaNorman (港譯:怪誕小學雞),不約而同地,兩套電影的主人公與家人關係都不太好,兩位主角均覺得家人從不聆聽自己的心聲,覺得身邊最親的卻不明白自己的感受。 前者故事情節簡單,一貫迪迪尼風格,有可愛的角色,有笑位亦有感動位,合家歡電影作品,電影想帶出的訊息亦容易明白。 後者,我個人認為適合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(或者是大朋友) 觀看,而其角色設計風格小朋友未必喜歡。但故事有進看性,亦有值得深思的地方,比Brave更值得觀看。 電影開首由Norman跟他的祖母一起看喪屍片,但當他向家人提及祖母跟他的對話,家人的反應十分大,因為祖母經已過身...... Norman因可看見離世的靈魂,身邊的人總視他為異類,在學校亦成為被欺凌的對象。 他的「陰陽眼」已令其心感煩擾,唯只希望家人能體諒他。 ParaNorman X 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香港於七十年代開始訂立融合教育政策,1997年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,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學生走進主流教室已超過15年,教育局主張到「及早識別」和「 及早輔導」,好讓這些學生能及早適應。其實將這班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和其他學生放在同一環境下,真的苦了學校的老師。老師面對著課程壓力,還有一大堆的行政工作,只是想到班裡的學習差異已令他們相當頭痛。單靠老師或者學校一至兩名的社工/輔導員,去照顧全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不足夠,小朋友更需要的其實是家長的參與和支持。 Norman受著同學的欺負,受盡他人的白眼,甚至連家人都不理解自己,心裡承受著極大的壓力。其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就如Norman和Aggie一樣,很需要別人的理解和支持,特別是家人… "I think you're just a little kid with a really special gift who only ever wanted people to understand her. So we're not all that different at all." -  Norman 當我們能用心去了解每個人,會發現大家都有其獨特之處,都有其值得欣賞的地方。 **下文有少許劇透**

We Bought a Zoo (2011)

We Bought a Zoo: 探討父子相處之道 Matt Damon 及Scarlett Johansson 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,加上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,當然是我杯茶~! We Bought a Zoo 講述主角Benjamin Mee (Matt Damon) 及其家人 - 14歲的兒子Dylan (Colin Ford), 7歲的女兒 Rosie (Maggie Elizabeth Jones),面對喪失至親的遭遇。Benjamin自喪偶以來,一直都忘不了自己的妻子,當他走到街上的每一個角落,都令他想到她的身影,令他感到無比的傷痛。另一邊廂,由於Dylan有太多行為問題,而被趕出學校。種種原因令Benjamin決定搬離原本的社區, 在另一地方重新開始新生活。最終Benjamin因看見Rosie和孔雀玩得很高興,而決定買下了一個已沒有對外開放數年的動物園......這齪電影吸引之處,莫過是描述主角和兒子、及和員工關係的變化。 **下文有少許劇透,不喜請勿看** Dylan自母親離世後,便出現了很多行為問題,從他的畫中可得知他充滿著很多負面的情緒;而他跟爸爸每次溝通時候都總會變成罵戰。當Benjamin以為大家都會滿心歡喜的搬家到動物園,他卻想不到Dylan對此決定十分反感。Dylan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,因Benjamin對此決定的確沒有徵詢過他的意見,Dylan可能認為父親並不尊重他。有時父母一廂情願的為兒女才出不同的安排,出發點或者是「為佢好」,但往往忽略了兒女自身的需求和感受,假如我們能設身處地多一點,從兒女的角度出發,便可避免更多無謂的衝突。 然而如何能多一點了解兒女的感受呢?電影中帶出了一個簡單的方法 - 坦誠相對。 Benjamin :  I thought you liked it here. And I'm sorry, I thought your friends would come out and visit you...I called them all myself and I invited them. I thought you and Lily were friends. I thought, I thought, I thought...I thought this was..

TED Talk: Stroke of insight - Jill Bolte Taylor

聽見「中風」,大家會想起甚麼?我第一個反應會是....「咁大獲?」 我所認知的中風是會令人癱瘓,甚至死亡;即使痊癒後仍然會有很多後遺症,如肌肉不協調、情緒波動、記憶力受損等等。( 更多中風後的影響請按此查閱 ) 平日著眼於「中風」莫過於了解這種病怎樣形成?如何預防?「中風」前又有何症狀?深怕有一天自己都有機會遇上這種可怕的情況!然而,看畢Dr. Jill Bolte Taylor的分享,我多了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「中風」這回事。 Dr. Taylor 是一名專門研究腦的科學家,她以第一身的角度分享自己「中風」的經歷,從這次經歷她得到了啟發..... 當「中風」發生時,Dr. Taylor 的左腦出現血栓影響她的認知能力,幸而她意識上仍知道自己需要向別人求救(也許這跟她對腦有豐富的認識有關),若她的助手不能及時提供協助,我想今天我們未必能聽到她精彩的分享。 Dr. Taylor 於「中風」期間遊走左右腦之間,根據她本人的體驗,她提出了以下的意見  “I can step into the consciousness of my right hemisphere, where we are.  I am the life-force power of the universe… at one with all that is.  Or I can choose to step into the consciousness of my left hemisphere, where I become a single individual, a solid.  Separate from the flow, separate from you… Which do you choose?  And when?  I believe that the more time we spend choosing to run the deep inner-peace circuitry of our right hemispheres, the more peace we will project into the world.” - Jill Bolte Taylor  她認為若我們多用一點右腦,世界會變得更美好。 從小到

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(2011)

<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> 敍述一行7位的老年人,因著不同的原因由老遠的英國, 走到印度一間別樹一格的酒店。 7個角色有著不同的背景,不同的期望,有的被 華麗的廣告吸引,有的為了一個心願,有的為了做手術 **下文有少許劇透,不喜請勿看** 當人來到一個文化、生活環境都折然不同的地方,生理上及心理上都有著衝擊,尤其當目的地跟自己所期望有所不同時,內心的情緒是有多麼的複雜。 然而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應對策略(Coping strategies),是積極面對新生活,或是逃避現實,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都是個人認為對自己最舒適的選擇。 電影中特別是Evelyn (Judi Dench) 這角色較為觸動我的神經,她喪失了丈夫,多年來一直依靠 丈夫的生活頓時改變了 。雖然電影中並沒有描述得十分仔細,但從言談中可估計Evelyn一直信任她的另一半,事無大小都由她丈夫決定,自丈夫離去後,她的兒子"繼承"父親作決定的角色,似乎大家都覺得無需要問過Evelyn的意見,跟莫過於會關心她的感受。某程度上她與一般的老友記一樣,需要一個可傾訴的對像。 Evelyn 在印度找到一份工作 - 於客戶服務中心擔當文化顧問。其中一幕講述她示範如何與客戶溝通,跟我們平日接聽到的電話推銷別無他樣,對方從來沒顧及客戶的心情,只管跟指引,死板地讀出可供給客戶的服務。有些如Evelyn的客戶,可能想跟你先聊聊天,如推銷員能先跟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 (有點像輔導似的),客戶便會更有耐性地聽你所提供的服務。 “The only real failure is the failure to try.  The measure of success is how we cope with disappointment.”-Evelyn. 第二位我較有深刻印象的角色為 Muriel (Maggie Smith),別人眼中她是一位很難相處的婆婆,不喜歡這、不喜歡那,諸多不滿,尖酸刻薄。但有否想過婆婆今天的性格是怎樣造成的?這樣排外的性格,可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。她不願與其他人溝通,卻被一名印度低下階層的女工人卻能打開她的心扉。原來 Muriel 曾經是一大戶人家的管家,家中裡裡外外,大大小小都由她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