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長者地區中心工作的你, 有否遇過使用者因輪候資助院舍時間太長, 而被迫選擇私院?過程中你如何協助他們選擇?
在資助院舍工作的你, 見過多少長者經由私營轉過來?他們有跟你訴說過固中原因嗎?
在醫院工作的你, 曾安排過體弱長者離開醫院後住進私院嗎?家屬們有跟你反映過甚麼意見?
有否想過為何我們不時都聽到使用者向我們申訴院舍待遇差?
從微觀角度分析, 年紀愈大面對的失去(loss)愈多: 身體機能退化、親友離世(失去人同時亦失去某些身份)、 失去工作(生產力)等等,在院舍生活的長者, 還失去一個些更基本選擇, 例如活動及作息時間、用餐食物,就連電視都不能選擇看那一個頻道。即使在一間硬軟件都很好的資助院舍, 我亦遇過好幾位有抑鬱徵狀的長者,更何況是質素差參、甚至連基本尊嚴都未能確保的私營安老院呢?
制度上, 因為院舍條例過時, 私營院舍所規定的人均面積6.5平方米,相比戶署擠迫戶7平方米還要少少, 人手比例更只是要求1:60,硬件規定都這樣過時,又怎能確保服務質素呢?
每次聽到長者訴說在私院的遭遇,我都很痛心,且案例俯拾皆是。更荒謬的是,原來業界覺得安排院舍長者一日沖一次涼,和適時換片是這麼困難(有興趣請翻看15年7月23日立法會會議,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9gt2Te29eg ,私營安老代表發言01:15:40及01:26:00),所以大部分長者,即使輪候時間長, 都希望能入住資助院舍
當以上問題未解決,今日政府卻再硬推院舍券
政府同我地講院舍券可以改善綜援戶住院水平,但一萬元只是基本院舍的入場要求,實際何以提升到住宿水平呢?且當領取了院舍券,你便不能再領綜援,因為你有政府幫,經已不再是貧窮戶了
政府只會跟大家就講高上限金額可取$11,685, 卻很少提及申請院舍券其實需要資產審查(分7 級制)
政府批委託港大,抽樣訪問約1千人, 當中只有近11%表示有興趣參與, 政府拿著11%說有可行性, 我十分費解
再退一萬步, 如長者參加院舍券試驗計劃後, 跟你反映情況不理想, 想返回輪候資助院舍,政府部:「 對不起, 請你從重新由隊尾再排吧。」這也算是「試驗」 嗎?找長者做白老鼠,從來沒打算保障他們, 假如這位長者是你的client, 是你的家人, 你覺得合理嗎?
我知字太多, 但這政策實在有太多問題還未能說清楚,上面你唔睇, 都希望你睇下呢段:
今天關注「院舍券」及 「社區券」特別會議中有一位長者,其太太在醫院中風兩次, 需安排住院舍, 於是伯伯四出尋找, 雖然他找到甲一級的護老院, 可惜他仍親見院舍未能妥善處理太太的基本衛生。伯伯提起不禁流下男兒淚,他行動不便都走到會議上跟我們說:「希望做社工嘅,可以幫我地發聲」
社工工作守則第一條告訴我「 社工首要的責任是向服務對象負責」,面對民生政策直接影響到服務使用者時,身為社工, 我自覺責無旁貸地要去關心, 要去「做啲野」
我們可以做的事:
- 4月20日安老事務委員會將就院舍券的試驗計劃再次提交進行討論,並有機會於同日通過議案。 接下來的日子,將陸續有表達意見的平台, 可積極參與 [請留意FB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ntircsv/?fref=ts]
- 在社工的工作崗位上, 即使通過了方案, 我們可向使用者解釋院舍券的運作, 以免他們錯選, 恨錯難返
冀望集結同工及公眾力量, 齊來拉倒院舍券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