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民主大學以《後雨傘抑鬱、說不出的未來》於5月30日晚,舉辦了一場討論會。
後雨傘抑鬱
說不出的未來
相信說中了不少人現有的心情,然而,那種抑鬱並不是病理學上的一種,而是一種不能言語的感覺。
何式凝與周保松都是我很欣賞的老師。
何式凝常以後現代及女性主義的角度論述事件,較為批判,總引起我不同的想法。她坦然自己是"creating discomfort",其實這樣才會令對話產生火花。式凝談及很多個人情感、情慾及性別(何式性望愛~),如要把個人情慾與整個大社會連結,相信只有式凝才能演譯得如此精彩。還記得9月27日的晚上,在立法會廣場外,式凝與一數名朋友圍圈討論,他們大多數人都是社工,當時我還是一名準社工,同行朋友曾是式凝的學生,於是我跟著朋友,冒昧地向式凝打招呼並在圈中坐下,也許不太記得當天式凝說了些甚麼,但我記得式凝是一名很親切的老師。席間與兩名年資較深的社工傾談,道出社福界的唏噓⋯⋯
周保松的《政治與道德》,讓我以一個更簡易的方式,重新認識羅爾斯(John Rawls)的自由主義,人要活得更有尊嚴及自由,便應有權參與公共事務。我接觸過的周保松是在一書本分享會,當時聽過他介紹《政》一書,他便書的內容概括地說了重點,而當下印象的卻是他說:「我一陣都會去佔領區睇下情況」。金鐘清場的那一天,電視影著周保松被抬走,我打從心底敬重這位如此關心學生,及投入雨傘運動的老師。
一來題目如此正中心情,二來我很喜歡兩位老師,5月30日晚上,對我來說是相當吸引。過了這夜,我對周保松有另一翻的認識,令我更加喜歡上了這位老師了!
待續⋯⋯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