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聽音樂的時候,會否知道到它正在表達甚麼情感嗎?若你不懂得歌曲的語言,又能單憑音樂判斷這首歌是快樂還是哀傷嗎?常說音樂是世界語言,這句說話真的正確嗎?
有一研究報告以「音樂情感認知」為題,研究人類能否單從聽音樂辨別愉快、哀愁、害怕/驚慌三個最基本的情緒(Fritz,Jentschke, Gosselin, Sammler, Peretz, Turner, Friederici, and Koelsch,2009)。為了證明音樂能夠傳達不同的情緒,研究人員邀請了兩班文化截然不同的人參與實驗 - Westerner (西方人)及Mafa (喀麥隆的其中一個少數民族,一個近乎與其化文化隔離的原始部落,這樣能確保Mafa從來沒有從其他途徑,如電視電影,接觸西方音樂)。研究人員安排西方人和Mafa進行了以下兩個寶驗。
實驗一:
根據以往的研究指出拍子和音調均會影響人對音樂的詮釋,於是研究人員安排參加者聽數段不同節拍及音調的純鋼琴音樂,然後參加者須於下圖圈出他們認為音樂所帶出的情緒。
研究發現無論西方人或Mafa均認為節拍較快的音樂是表達愉快的情緒,相反慢的節拍被視為害怕,而衰傷則與節拍無關;音調亦是一個影響樂曲的重要因素,參加者認為大調和快樂相關,小調和害怕相關,而含糊不清的音調則與衰傷有關。
實驗二:
研究人員預備了14段的西方音樂及10段的Mafa音樂,除了運用原曲外,研究人員亦為音樂進行了特別編制,例如反轉原曲或調整原曲的音調等,參加者聆聽每段音樂後,均會利用以下圖表記下他們的情緒。
如上文提及,西方人和Mafa從未接觸過雙方的音樂,所以理論上當他們聆聽對方音樂的時候,他們並不能辨別那段音樂是原曲還是經改編的。
以下為其中數段音樂,大家可以試聽一下。
音樂1
音樂2
音樂3
音樂4
音樂5
音樂6
相信大家都指出那段是西方音樂的原曲及編曲,但Mafa的音樂呢?你又知道那段是原曲嗎?(答案在文章末段)。實驗結果顯示,西方人和Mafa均喜歡原曲遠多於改編曲,研究人員解釋改編歌曲把原本音樂帶出的訊息干擾了,人們聽落覺得不自然,而且不能準確接收到音樂的情感,所以參加者傾向喜歡原曲是非常合理。
最後為大家簡單介紹Mafa的音樂,下圖為Mafa的樂器。在吹奏這件樂器同時,樂師需要配合跳舞或跑動,而且還要以快促呼氣吹響笛子,一奏便持續好幾個小時,所需的力氣相當大。故Mafa極之欣賞奏得愈大聲及愈長的人。Mafa眼中的音樂是大伙兒主動參與的節目,對於西方人坐下來聽音樂會,他們絕對會感到難以理解。
結語:
近年愈來愈多人研究音樂和情緒的關係,當我看見此研究標題即覺得很有趣,細讀下去,更佩服研究人員能去到「山卡啦」這麼遠,為的只是找一些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進行實驗。研究反覆地強調西方音樂重情感表達,故以此進行研究,我心中卻有許多疑問,未知是否有人曾經對不同地方的音樂進行研究比較呢?亞洲、非洲、中東....世界之大,有這麼多的音樂,會否有其他地方的音樂比西方音樂更能表達到人的情緒呢?然而,我認同研究報告指出「音樂最初的目的可能並不是表達人的情感」,所以硬要判斷某段音樂正在表達甚麼情緒,可能一輩子也找不到答案。最後,我覺得比較值得研究的是不同的音樂會對人帶來甚麼的影響呢?
實驗二答案:
音樂1-3是西方音樂,1是原曲、2是倒轉播放、3是音調經過調整
音樂4-6是Mafa音樂,6是原曲、4是倒轉播放、5是音調經過調整
References:
Fritz, T., Jentschke, S., Gosselin, N., Sammler, D., Peretz, I., Turner, R. Friederici, A.D., & Koelsch, S. (2009). Universal recognition of three basic emotions in music. Current Biology, 19(7), 573–576. Retrieved from http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960982209008136
Leibby Edited on June 19, 2013
留言
張貼留言